“现在不仅能够免费刻录电子卷宗,还能通过二维码及时接收案件信息更新提示,十分便捷……”在扬中市检察院12309服务大厅,前来申请阅卷的孙律师说起检察机关在保障律师执业权方面的变化,连连称赞。
近年来,扬中市检察院畅通渠道,不断健全完善工作机制,全面保障律师执业权利。2019年以来,累计保障律师阅卷317次,保障申请会见18次,听取律师意见12次。
“我院严格按照相关工作规定,明确各相关业务部门在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工作中的职责,进一步细化接待工作流程,确保接待工作有章可循、统一规范。”据该院案管部门负责人介绍,该院通过依法保障律师阅卷权、知情权和提出意见权,实现律师执业权保障全覆盖。
线下,该院在12309服务大厅设置律师接待窗口、律师接待电话,指定专人负责律师接待工作。保障律师阅卷完整、不限次数、不限时间,并免费为律师提供电子卷宗光盘刻录服务,实现案件电子卷宗制作全覆盖。
接待窗口除了提供阅卷服务,还受理律师控告申诉。同时,开辟网站、热线、微信平台等投诉反馈通道,专人专职接收并答复、反馈,并将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情况纳入检察人员绩效考核予以评价。
此外,该院通过在12309检察服务中心设置“律师意见簿”、邀请律师代表参与检察开放日等方式,广泛收集到访律师意见建议,不断推进“智慧检务”与“服务型”机关建设,提升律师满意度。
线上,该院依托12309中国检察网及微信平台,及时对外公布案件办理信息,并受理律师查询案件信息申请,实现律师“不跑腿”“零上门”即可获知案件信息。针对疫情期间律师异地阅卷困难问题,通过“两微”平台引导律师线上提交阅卷申请,通过协同联动机制开展跨区域异地阅卷。
近三年,该院电话受理并指引律师进行案件信息查询200余件次,公开案件程序性信息1727条、法律文书894份、重要案件信息257件。
“现在每个正在办理的案件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二维码,只要扫描检察院发送的二维码,就能及时了解案件的办理进展情况。”江苏民脉律师事务所张律师收到了扬中市检察院推送的微信二维码,点阅之后,正是他负责起诉的一件案件的程序进展情况。律师不用往检察院跑,只需动动手机就能获知办理情况,这是市检察院保障律师执业权、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的又一项创新举措。
该院变“被动保障”为“主动服务”,在已有案件信息公开平台基础上,建立“检律互动”微信群,将案件程序性信息以“二维码”形式向律师推送,后台进行案件信息情况更新时,律师可及时收到更新提示。仅2021年以来,该院就通过二维码方式向律师推送程序性信息920条。
“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能够促进公检法司律形成共同的司法理念,有利于消除办案中的意见分歧,解决司法实践中各家尺度不同、标准不一、衔接不畅等问题。”在扬中市检察院举行的检律座谈会上,与会律师各抒己见,为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建言献策。
2021年7月,该院牵头该市司法局、律师协会联合出台检律定期会商工作办法,明确定期联席会议制度、工作规程、日常联络等12项内容。同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细化同堂培训、保障律师执业权利专项监督、互督互评等9项措施。办法出台以来,累计邀请律师及法律服务所代表参与检律座谈、工作通报会90余人次。该院还进一步加强值班律师参与接访工作,充分发挥律师释法说理、居中协调优势,邀请值班律师参与接访24次,促成刑事和解案件14件。
“要充分认识到保障律师执业权利就是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是维护司法公正公信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必然要求。”该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康珺强调,要充分用好检律定期会商机制,建立常态化互动机制,构建双赢多赢共赢的诉讼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