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家中藏书的几点好处
2020-07-29 17:07:00  来源:江苏检察网

  电子阅读又方便又便宜,家中藏书还有必要吗?

  今天聊聊这个话题,先给结论:相当有必要。

  上大学的时候一次偶尔闯入教师办公室,看到了一幅场景,至今记忆犹新——一位教古代文学的教授,惬意地仰靠在椅子上,双脚搭着办公桌,哼唱着昆曲,陶然自得,办公桌和地上堆满了书,看起来,只剩下了仅够容身的局促空间。

  我油然而生羡慕和崇拜之情,羡慕他那种完全舒展开来、如入无人之境的生活状态,不似一般凡夫俗子的“负重前行”,而崇拜的,是他那满桌子及满地的学问。

  多藏书的好处立刻体现了出来:让人感觉到很有学问。那位教授连办公桌底下都用于藏书了,塞得满满当当,学问能小吗?有一个夸奖别人的词叫“书香门第”,“书香”之家,没有书怎么能行呢?面对访客,总不能打开电子设备说:诺,我家的书都在那里面?

  不仅要藏书,还要多藏,书橱要大,那种满墙式的最好,书香味浓,能够震慑访客。家中如果房间富余,可开辟一间作为书房,多用木质材料,夜深人静之时,一个人待在书房里看书或者静思,都是非常美妙的体验。在一次讲座中,武汉大学一考古学教授分享了类似体验:深夜,万籁俱寂,煮一杯咖啡,读读书,那是枯燥考古工作之余最舒适的时刻。

  许多老总深谙此道,哪怕是土豪老板,也知道在办公室里放一张书橱,并叫秘书买些又厚又大的书充满其间。从装点门面的效果看,书的性价比很高,花较少的钱,起到非常大的作用。也有人讽刺土豪假装有文化,我倒觉得,有意去假装,至少说明是在乎的,如果,偶尔地去打开和翻阅,还能够有所学、有所得,假以时日,说不定真的有文化了。

  我买过一套资治通鉴,十几本,放着一长排,很贵。买入至今,一直没有毅力去触碰它。我曾有些后悔。有一回,悠然同学指着这套书问我,我便把这套书的相关知识讲给他听,他似懂非懂,哦了一声便走了。不过我很高兴,悠然同学比我早若干年接触到这本书,当再过几年,他从语文课中学到其中的文章,他一定能够想起来家中这套藏书,他不会感到陌生,甚至可能感到亲切,如遇故人,毕竟这套书已经默默地陪伴了他很多年。有了这层感情积淀,他会更有可能,更有兴趣地走近它,了解它。

  这又是家中藏书的好处。

  书的种类庞杂,内容丰富,我们有时候喜欢这,有时候喜欢那。一些书买回来之后可能会在很长时间里被束之高阁,直到某一天,我们不经意地发现了它们,连自己都忘了何时买回的,而初次看中它们时那种迫切地打开阅读的欲望又重新燃起,于是拆封,走进那个神秘的世界。

  走出校门之后,我们不必再为学习、知识、考试而读书,而可以读些无用的书,自己感兴趣的书。如果仍然保留着读书的习惯,那么家中藏些新书,经常可制造出一些小惊喜,如一扇扇通往神秘世界的门,随时等候着主人去轻轻地开启。而一些已经读过而后搁置了很久的书,我们则可以故地重游,循着当时的足迹,如乘上时光机器,每遇到许久以前的读书标记和感悟,似与从前的自己相遇。

  书市里(包括电子书数据库)的书琳琅满目,却多是时尚流行的新书,一批过了,又来一批。有些好书,特别是自己有兴趣的书,如果不及时地买回家珍藏,很难再觅得。韩寒主编的《独唱团》第一期,从书店里下架之后,基本没有可能再在新书市场流通了,因为刊物早夭,我幸好买过一本,可偶尔翻翻。还有一本大学时期的学生自办刊物,里面记载着同学的青春岁月,也是我的青春岁月,当然值得珍藏,是书橱里的宝贝。

  总之,家中藏些书,好处颇多。六神磊磊曾说,再好的学区房,也比不过家中的书房。有书房(书橱)的家,让精神、灵魂有了安身、休憩之所。(海门检察院 曹锋)

  编辑:张晋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