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知廉于心 践廉于行
2023-08-29 16:21:00  来源:扬中市检察院

  清白为人,清廉于心;清正廉明,廉洁于行。廉洁不是一个形容词,而是一个动词,心有知,行有方,守底线,才能问心无愧,行稳致远。

  “廉耻,士君子之大节。”宋天圣十九年,朝廷举行科试,欧阳修受命监考。不少考生希望他高抬贵手,纷纷带礼前去求见,门槛都要踏破了。一天,朝廷一奸臣的儿子提着厚礼来见欧阳修,求他笔下留情,当场遭到欧阳修的拒绝,他说:“叫我徇私舞弊,妄想!”说完,将礼物掷出门去。这位公子讨了个没趣,灰溜溜地走了。事后,欧阳修的夫人胆怯地说:他父亲是朝廷命官,又官居一品,得罪不起呀!”欧阳修愤慨地说:“怕什么,大不了丢乌帽,做不了官,回江西老家去。”面对钱财和强权,欧阳修丝毫没有动摇,将清廉铭记于心,化作于行。当他被贬到滁州时,他虽心中惆怅,想要继续为朝廷效力,但也将滁州治理得良好,带领着滁州百姓过上了幸福安定,安居乐业的日子。百姓们也可以一起喝酒玩乐,共享欢乐时光。这一切主要来源于欧阳修的关怀百姓,以民为本和清正廉明。

  “我们对兰考的草都有着深厚的感情,对着当前严重的灾害,我们有革命的胆略,坚决领导全县人民苦战三五年,改变兰考面貌,不达目的,我们就不瞑目。”1962年冬,焦裕禄受党的委派来到兰考。焦裕禄在兰考一年多的时间里,几乎走遍了兰考的每一寸土地;他下乡住的是农民养牲口的棚子;县委有汽车,他却始终骑自行车;天下大雨,他冒雨勘查内涝情景,争取得到水患的第一手资料;为抵住肝病的疼痛,他把坐的藤椅抵出一个洞。为了防治为害兰考的涝、沙、碱“三害”,他亲自带队逐个大队调查走访。许多同志劝他不要下去,在家里等着听汇报就行了。他却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当时没有先进的仪器设备,他就亲自用舌头辨别土壤的含碱量。就这样,焦裕禄最终摸清了兰考“三害”的底细,总结出了一套治理“三害”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他为兰考所做的一切值得被称为一句“人民的好公仆”“党的好干部”!

  明代的于谦说:“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北宋的范仲淹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唐代的李商隐道:“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无论时代怎么变迁发展,清白廉洁的精神永远贯穿古今,清白廉洁的品质永远值得推崇。

  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