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一种生活态度。
我不,是命运和现实的黄金夹角。
我不,是叩响命运大门的高贵之拜。
我不,是朝九晚五和浪迹天涯的高级抉择。
我不,是我用故事温暖你,你用自己开先河。
《我不》是由一个个独立人物的故事汇集而成。在故事中没有什么大人物,都是作者身边的人,但读完这些人物故事,心中满是佩服。生活中虽然有不如意,虽然会犯错,虽然会有遗憾,但他们总能对不公平的命运说“不”,然后用心去坦然面对各种挫折,追寻他们想要的生活。
关于命运,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说法。玩命拼命不认命,我命由我不由天。不服、不要、不行、不怕、不羁、不屑、不屈不挠,不破不立,不卑不亢……他们因不,而不同,乃至不凡,而不凡又始于平凡。那些动人的故事,大都源自平淡,蕴于普通,却又伏藏在人性关隘处,示现在命运绝境中。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入世即俗人,但总有一些俗人,俗得和你我不太一样。
书中有个故事名为《我的东北兄弟》,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叫大洋,一个东北汉子。他的前三十几年是在流浪中度过的,是人们眼中的二流子,整天浪迹于各个地方,表现出来的是痞性十足。也就是这样一个人,在2010年玉树地震之时,独自开车去玉树押运物资,并带去了自己的大半积蓄,而后至2017年还持续捐助过十余所学校的孩子,包括衣服、书籍等。由于先前只是到处晃荡,未能陪着自己的家人,当有一日,大洋的母亲查出患癌并被医生告知只剩最后半年生命的时候,他痛哭流涕。看着母亲在一日日的化疗中,身体越来越不济,而老人也不愿意继续在医院接受治疗,这个东北汉子戒了烟、剃了头、卖了店铺,拉着老妈逃离了医院,就是这样一个人,勇敢地对抑郁的生活说不,他带着母亲和父亲跳离了现有的圈子,抓住了现在,开启了新的征程。大洋和父亲轮流开车,后座上驮着他们家的宝贝太后老佛爷,她大部分时间是躺着养神,像在充电一般,遇到别致的风景,大洋在前面发信号,她才一个骨碌爬起来。15000公里的里程,三个光头,两个老人,一个儿子,从绥芬河到西双版纳,从远东到东南亚,一个浪子回头的儿子陪着一个病入膏肓的妈妈,去所有妈妈想去的地方,做所有妈妈想做的事情。天南海北的朋友得知大洋陪老太太远行的事情后,也纷纷表示要尽尽孝心。两年后大洋母亲的癌细胞出人意料的消失了,获得了新生。这篇文章中有下面两句话,让我思量许久:“如果你二十多岁,别跟我提什么浪迹天涯,有本事的话,你去既可以朝九晚五,又能够浪迹天涯。如果你已三十出头往四十上奔,别跟我说什么浪迹天涯。有本事你浪迹天涯的时候,也带上你妈!”
如作者所说:“我不”,是一种姿态,亦是一种心态。愿这一句“我不”,成为你我的心头意、口头禅。常识构建底线,阅历塑造审美,选择换来航向,修行成就慈悲,愿你我可以带着微薄的行李和丰盛的自己在世间流浪,能善意地面对这个世界,善意地直面自己,微笑着向命运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