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攥紧打击虚假诉讼的铁拳 ——记扬中检察院虚假诉讼办案团队
2021-10-18 10:50:00  来源:扬中市检察院

  虚假诉讼又称打假官司,往往都披着合法的外衣,发现难、查处更难。但在扬中检察院,却有着这样一个团队:团队成员们个个练就了“火眼金睛”,能够抽丝剥茧、去伪存真,还原案件真相,让打假官司无处可逃。

  扬中检察院虚假诉讼办案团队成立于2018年,现由6名检察干警组成,平均年龄35岁。在检察院党组成员、检委会专职委员张澄华的带领下,探索出一条“检察主导、民刑协作、源头防范”的虚假诉讼监督新模式。3年来,共收集虚假诉讼案件线索32件,立案监督15件,涉案金额3000万余元,团队及其成员先后获评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团队、全省检察机关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

  突破“完美证据链”

  在办案中练就“火眼金睛”

  虚假诉讼的案件类型主要是民间借贷纠纷,此类案件证据单薄且诉讼过程极短,多通过调解结案并很快申请执行,很难被发现。

  2018年1月,扬中检察院收到一封匿名举报信:“扬中某KTV总经理曹某甲欠多人债务,债权人申请了强制执行。2017年初,KTV拆迁,800多万元拆迁款却被一次性强制执行给了他人。”

  承办检察官张澄华经初步调查后发现,2017年6月,无业人员孙某诉至法院,要求某公司法定代表人曹某偿还1156万元借款。庭审中,被告曹某对该案仅有的一张结账凭证所载明的巨额借款无异议。双方仅用8天便调解结案,并顺利完成执行。而案件中的被告曹某,正是举报信中提到的曹某甲的父亲!

  这样麻利的操作让张澄华意识到:“这很有可能是一起虚假诉讼!”她立即向院领导汇报,并迅速召集团队立案调查。这一查,竟然查出了3起涉案总金额高达2000余万元的虚假诉讼串案!

  原来,曹某甲以父亲曹某的名义租用房屋经营KTV,被拆迁后应得补偿款838万元。由于他在法院尚有未执行案款3000余万元,涉及50多名债权人。为防止拆迁款被执行,他指使孙某伪造“结账凭证”,并指使其父曹某签字确认,企图利用诉讼逃避执行。

  办案团队还发现,曹某甲在2014年发生的两起民间借贷纠纷与此案非常相似:涉案金额分别为605万元、536万元。经查证,这两起案件均系曹某甲一手导演的虚假诉讼案,2018年5月,扬中检察院依法提请市检察院抗诉。

  2018年6月、8月,法院分别判决撤销3份原审民事调解书,驳回原告孙某的诉讼请求。同年9月,曹某甲、孙某因犯虚假诉讼罪被追究刑事责任。针对此案执行活动中的不规范行为,扬中检察院还向法院发出执行监督检察建议书1份,促使开展专项整顿。

  此案是扬中检察院近年来查处的案值最大的虚假诉讼案,也是刑法修正案(九)实施后,扬中市查办的首例涉嫌虚假诉讼犯罪刑事案件,获评2018年度“十件优质案件”“十大法律监督典型案件”,并被省检察院作为全省检察机关民事虚假诉讼监督工作典型案例公开发布。

  提升办案质效

  构建司法协作机制

  针对虚假诉讼民、刑法律问题交织,取证难、查处难的办案难题,2018年7月,扬中检察院联合扬中市公安局、司法局、法院等部门,会签了《关于强化执行监督暨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的司法协作实施意见》,建立常态化协调监管和联合惩戒机制。

  扬中检察院还和法院设立“执行检察监督平台”,可直接对接法院执行案件信息,摸排虚假诉讼监督线索。

  平台上线以来,收效明显,张某兰申请监督案,便是例证。2019年10月,被执行人张某兰因不服法院将其追加为其前夫唐某执行案共同被执行人的裁定,向扬中检察院申请监督。办案团队借助该平台查询并调阅了张某兰牵涉的所有借贷及执行案件,通过审查发现张某兰在与其前夫唐某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牵涉多起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法院均将张某兰追加为被执行人。执行期间,法院不但查封了张某兰与前夫唐某的房产,还冻结了张某兰的存款,并将张某兰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而就在此期间,张某兰与其堂姐张某琴高达108万元的民间借贷纠纷,却迅速以调解结案。办案团队认为此案有虚假诉讼嫌疑,遂迅速展开监督。经多番问询,张某兰及张某琴最终均承认此案为虚假诉讼案件。办案团队最终得出结论,该案系张某兰为防止其唯一住房被法院作为与前夫唐某的共同财产强制执行,遂通过伪造借条的方式与其堂姐张某琴合谋,向法院提起虚假民事诉讼,成功骗取法院民事调解书。

  针对该案中张某兰与张某琴以虚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行为,扬中检察院于2020年3月向法院制发再审检察建议。2020年6月,法院启动再审程序,撤销了原先作出的民事调解书。同时,针对办案中发现的张某兰被作为其前夫唐某个人赌债被执行人的情况,检察机关亦及时监督法院撤销有关裁定,有效维护了张某兰的合法权益。

  强化宣传防治

  根除虚假诉讼滋生土壤

  为了深挖虚假诉讼线索、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办案团队除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律师代表等社会各界旁听虚假诉讼案件庭审,还通过设立“民行检察联络点”、发展法律工作者成为“联络员”等方式,结合“举报宣传周”“非公企业服务月”等活动,深入乡镇、街道、民企等场所广泛开展虚假诉讼防范宣传。2019年,该院以“曹某甲等人拆迁补偿款虚假诉讼案”为原型,改编并制作拍摄的“八天结案之谜”微电影,被省检察院作为“检察开放日”活动内容进行了公开宣传。

  普法宣讲,同样是构筑防范虚假诉讼防线的重要一环。日前,团队负责人张澄华以“珍惜职业荣誉,远离虚假诉讼”为题,结合所办真实案例,为扬中市130余名司法工作人员、律师、法律工作者上了生动的一课,与会人员深受感触。

  一次次成功办案,攥紧的是打击虚假诉讼的铁拳;一次次通力协作,凝聚的是整治虚假诉讼的合力;一次次深入普法,铲除的是滋生虚假诉讼的温床。扬中检察院虚假诉讼办案团队将一如既往地以打击虚假诉讼为己任,用火眼金睛识破伪装谎言,用忠诚履职守护司法公正!

  编辑:张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