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新闻
放大镜
《扬子晚报》贺俊:引领护航青春路,扬中“知心姐姐”热线团队26年真情不变
2021-03-05 10:29:00  来源:扬子晚报

  来源:扬子晚报 2021-03-04 12:15

  通讯员: 贺俊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凌云

  在美丽的扬中小岛上,活跃着一群美丽的女性,她们是优秀的检察官,她们是失足青少年的知心姐姐。历经26个春夏秋冬,她们执着坚守,用爱心守护青少年的成长之路,为无数迷途少年照亮了人生之路。她们就是扬中市人民检察院“知心姐姐”团队。

  一年一度,2021年“学雷锋日”在即。记者采访中获悉,“知心姐姐”热线团队成立于1995年,距今已有26年。26年5任“知心姐姐”,面孔在变,热线背后的真情不变;岁月在变,大爱传承的接力不变。在变与不变间,“知心姐姐”用她们的大爱和行动,奏响了一曲真情关爱青少年的和谐乐章。

  策划 “私人定制成人礼”

  “孩子,以前是爸爸对你关心的太少了,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老爸后悔啊……”董胜的父亲眼睛红红地哽咽着,“你年少无知走了弯路,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这里,我当着知心姐姐和你朋友还有他们爸妈的面,真心地向你道歉,儿子,对不起!对不起!请你原谅老爸!”

  “爸,您别说了,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我发誓,以后再也不做违法的事了,我什么都听您的……”父子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抱头痛哭,这泪水中既有悔恨,也有释怀。

  这感人的一幕,出现在扬中市检察院“知心姐姐”为5名附条件不起诉的涉罪未成年人“私人订制的成人礼”上的一个片段。扬中市检察院“知心姐姐”团队6名成员、5位未成年人及各自的家长参加了成人礼。

  真情帮扶

  董胜、朱云飞、贾越等5人是大多数老师和家长心中的“坏学生”,学习不好、好逸恶劳成为他们始终难以撕掉的“标签”。在他人异样的眼神中,这5个未成年的孩子为了寻求刺激和不一样的生活,走上了团伙盗窃的犯罪道路。

  面对这些被“标签”的孩子,知心姐姐们一直在想,怎么帮助他们揭下这些另类标签,给他们作附条件不起诉,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6个月帮教考察期满时,恰逢5人中有3人快到18周岁生日,于是 “知心姐姐”热线团队策划了一场为五人私人订制的“特殊成人礼”,邀请了5人的父母共同参加,见证了他们的成长。于是,就有了前面那感人的一幕。

  记者获悉,目前5人已经全部开启了各自的人生新旅程,有的重新回到了学校,有的在工厂里学得一技之长,有的圆了儿时的军营梦。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在“知心姐姐”留言板上写下的誓言:“我曾经犯过错,今后我将正确地把握人生。”“今天我为自己的犯下的错而后悔,但是我希望自己的明天越来越好。”

  “油盐不进”的孩子要请她吃饭

  “世界上真正理解我的人还没出生。”这句话曾是陈宇的口头禅,学校的老师也说他“油盐不进”。这个有点骄傲又自闭的男孩子,让负责帮教的知心姐姐王樱着实头疼过一阵子。

  陈宇不满16周岁的时候,就已经盗窃过30多辆电动车,由于尚未达到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公安机关多次对他进行教育引导,却收效甚微。刚过16岁生日,他给自己送了个“生日礼物”——又盗窃4辆电动车。

  6个月帮教考察期,陈宇居然换了5个工作。当王樱问他,为什么不能坚持做下去时,他把所有责任都推给了领导、同事,说老板不器重、同事不友好种种借口。 “无奈”的王樱,突然想到向心理咨询师求救。

  “要改变他,必须改变他的环境,也就是他父母的家教理念!”做好陈宇父母的工作后,王樱对实施起帮教计划变得更加有信心。带他一起读书、观看与其成长经历相似的微电影,引导他感恩父母,遵纪守法。

  最大的转机,出现在最后一次帮教。王樱告诉陈宇可以宣布不起诉了:“希望你不要再犯罪,工作以后可以慢慢找,性格可以慢慢改变。”陈宇立即以非常肯定的语气对王樱说,“绝对不会再犯了,放心吧。我能不能请你吃饭?谢谢你一直这么帮助我!”他似乎是做了很大努力,腼腆地微笑着对王樱说。

  “好啊,不过我想等明年,你拿自己的工资来请我吃饭,那我会很高兴的!”双方就此约定!

  我们都是你的“检察官妈妈”

  在扬中检察院心理疏导室的墙上,记者看到了月月当时摆出的沙盘:房子门口摆了两头石狮子和菩萨,她还给白雪公主找了个手持砍刀的彪形大汉做伴侣。据心理咨询师分析,一般情况下,像月月这个年龄的小孩子,是不会摆这些道具的。说明她在没有父母守护、奶奶也年事已高的情况下,十分缺乏安全感。

  月月是随父母、奶奶来扬中打工的外地人,后来她的父母均离开扬中杳无音信,她只能与奶奶相依为命。祖孙俩只能依靠前几年做保姆时攒下的一点钱过日子,生活十分清苦。可是屋漏偏逢连夜雨,一天清晨,奶奶出去买菜,月月还在睡觉,在小区当保安的倪某却将色欲之手伸向了这个仅有6岁的孩子,对她进行了猥亵。

  “那个爷爷是坏人!我害怕!”第一次约月月来检察院时,她的第一句话就让知心姐姐们感到心里一酸。于是,“知心姐姐”团队负责人王樱立刻给她安排心理咨询师对她进行心理疏导,并制定实施多元化的“援助”方案:帮她申请刑事被害人救助金,安排免费就读晚托班,定期去探望她,送她各种学习生活用品,带她去游乐场玩耍等。

  那年冬天,天寒地冻,知心姐姐们担心月月被冻着,就给她带上御寒衣物去看看她。看着床上一床薄薄的棉被,月月脚上依然穿着单鞋,知心姐姐们眼泪都下来了。回来后,所有的知心姐姐主动捐钱捐物,给她和奶奶送去了崭新的棉被和衣服,送去了米面油等食物。月月当时扑到“知心姐姐”王樱的怀里,泪流满面,“阿姨,你们都是我的妈妈。我再也不用把所有的衣服都穿着睡觉了......”

  王樱热泪盈眶,一把抱住这个让人怜惜的孩子,喃喃的说:“好孩子,我们都是你的检察官妈妈,以后有什么困难就来找妈妈”。

  如今,知心姐姐们始终将这个女儿记挂在心中。现在的月月早已走出心理阴霾,健康快乐的成长着,学习成绩飞速提高,她经常自豪地和小伙伴们说,“你们只有一个妈妈,我有十几个检察官妈妈,我不是没妈妈要的孩子。”

  26年的不懈坚持,21年的倾心关爱,“知心姐姐”热线团队,为未成年人提供全程观护帮教、法律咨询、权益维护等服务,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记者了解到, “知心姐姐”热线团队先后获评“全国巾帼文明岗”、“江苏省巾帼志愿服务示范队”、“江苏省十佳巾帼志愿服务队”、第四届镇江“大爱之星”集体荣誉等50余项。(文中孩子皆化名)

  编辑:张莉莉